接到囍瑞的邀約試用這兩款油品,俺實在很感謝上天的安排
囍瑞不可能知道我家廚房的LA BELLA extra virgin oil快要用完了
自從婚後老婆基於健康理由,多親自下廚開始
extra virgin oil就是家中寵兒,雖然他不便宜,由於家裡人少
用量不大,因此初榨橄欖油就是老婆烹調的最佳助手
橄欖油穩定性高,幾乎不會產生油煙,抽油煙機好多年都不必清洗
也因此,國內爆發食用假油危機在俺看來根本不足為奇
售價根本差太多了!哪有一大桶橄欖油賣你一百多塊台幣的道理
台灣又不是橄欖油產地,所有的橄欖油當然都是進口的
而進口橄欖油又分為兩種,一種是進口到台灣再進行分裝
另一種則是「原裝原瓶進口」的,兩者有著極大的不同
到台灣才分裝的橄欖油,就有可能被添加其他人工添加物。
之前假油風暴就是添加低成本葵花油及棉籽油混充
橄欖油含量不到50%,還加了「銅葉綠素」調色
這種黑心商人如果不槍斃(俺沒說是高X利喔)還真沒天理了~
橄欖殘渣油含有多環芳PAHs類似正已烷,那是一種對人體很不好的東西。
要小心不要買到「橄欖殘渣油」(橄欖粕油),留意原文標示:
【英文Pomace、西班牙文Orujo、義大利文Sansa】
這三種代表是經過精煉的橄欖殘渣油,千萬要小心!
目前市面上有兩種油品要特別注意:
一、有些廠商進口殘渣油→加了其他油品混合→裝瓶→貼上在台灣印製的標籤→然後上架販售
二、有些廠商進口殘渣油→不混油直接用殘渣油在台灣分裝(裝瓶)→貼上在台灣印製的標籤,標籤上標純級Pure或特級Extra→然後上架販售
拿維基來鞏固買extra virgin oil的合理性吧~
根據國際橄欖油協會的說明,「通常把橄欖油分類為三大類分別是:溫和(清和、淡素或『黃油狀』);半果香(味較濃、橄欖味道較重);果香(味道濃厚、全熟的橄欖油)。」按照橄欖質量,榨出的橄欖油質量也不一樣。現代工業榨油方法一般會採用工業萃取法將油快速分離。
初榨橄欖油(Extra Virgin):這是最上等的橄欖油。它是從上等橄欖榨取而成的,無需用溶媒提取。一般稱為「冷壓初榨橄欖油」,因為它是在室溫下榨取出來的 (稱冷壓Cold Pressed)。它含游離脂肪酸極低,這種脂肪酸能破壞橄欖油的味道。在歐盟的標準中,酸價低於0.8才可稱為冷壓初榨橄欖油。初搾橄欖油味道芳香,種類繁多。酸價並非判斷是否為初榨橄欖油的標準,而是初榨橄欖油等級的標準。
不同等級橄欖油有不同冒煙點,宜加考慮用於合適烹調法。例如,初搾冷壓特級純橄欖油(cold- pressed Extra Virgin Olive Oil)宜用於歐美蔬果沙拉(蔬果沙拉);蒸煮可用純橄欖油。
油酸(英語:Oleic acid)是一種單不飽和Omega-9脂肪酸,存在於動植物體內。化學式C18H34O2 ,結構簡式 CH3(CH2)7CH = CH(CH2)7COOH。[2] 英文名稱「oleic acid」源自「橄欖」(Olive)。-引用自維基百科
囍瑞蘿曼利有機冷壓100%純橄欖油油酸為0.2以下,OK
瓶身條碼開頭是84(西班牙)原瓶原裝進口,成分標示歐盟有機認證與1st cold pressed ARBEQUINA單一品種的橄欖,物理性冷壓的特級初榨純橄欖油,飽和脂肪酸更比先前用的油還低,怕死的俺開始愛這款油了
燙青菜本來會滴點油蔥酥或是豬油來增香
用囍瑞的橄欖油來調製也不差,如果加蒜頭清炒可能更迷人
油溫不宜過高才能保留營養
龍鬚菜就要快炒後再加入蛋包與高湯
沒加蛋俺吃不下
夏季溫度上升,老婆用芝麻醬、白醋、小黃瓜絲、雞絲與拉麵製作涼麵
加入蘿曼利有機冷壓100%純橄欖油拌勻,涼麵又香又滑
囍瑞冷壓100%特級純葡萄籽油
與蘿曼利有機冷壓100%純橄欖油一樣冷壓榨取油
營養成分不易流失,不含膽固醇和鈉
含維他命C、E
葡萄籽能去除自由基 : 葡萄籽含有前花青素,有超強抗酸化的功效-這是維基百科告訴俺的
成分與蘿曼利有機冷壓100%純橄欖油做比較
單元不飽和脂肪較低,多元不飽和脂肪較高
含豐富OPC(花青素)其抗氧化力強
發煙點可高達220度C,適合煎、煮、炒、炸
拿來炒菜、燉香菇白蘿蔔都很實用
竹筍鮮嫩,用冷壓100%特級純葡萄籽油來滷,營養價值最完整
囍瑞的油品,皆為國外原裝原瓶進口,讓俺吃得很放心
ggyy0310由霜葉は二月の春の花より更に赤いです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授權條款釋出。
此作品衍生自ggyy0310。
超出此條款範圍外的授權可於http://creativecommons.org/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