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年前的竹塹(新竹的舊地名),曾被形容為不適合人居住的地方。康熙 三十六年(1697)四月來台採硫磺的郁永河,他撰寫的"裨海紀遊"書中,描述他目 擊的"竹塹埔"情況,詩曰:『自竹塹迄南嵌,八、九十里,不見一人一屋,求一樹 就蔭不得。…………非人類所宜至也。』
 
二十四年後,康熙六十年(1721)隨兄藍庭珍征討朱一貴之役的藍鼎元,途經竹 塹地區,寫了"記竹塹埔"一文,有如下的描述:『竹塹埔寬長百里,行竟無人煙, 野番出沒,伏草莽似伺殺人,割首級,剝髑髏取金飾,誇為奇貨,由來舊矣。行人 將過此,必倩熟番挾弓矢護衛,然後敢行…….."。』

竹塹社簡史:
1.新竹古稱竹塹(音同"欠"),音譯自最早居住在新竹平原的原住民竹塹社的道卡斯語而 來,竹塹社原住民屬平埔族道卡斯族,有史料紀錄始於荷蘭據台時代,荷人稱竹塹社為 pocael ,或稱為Pocaal 社,另有居住在新竹樹林頭、九甲埔的原住民眩眩社為Gingingh 社。西元1647年始有竹塹社之戶口資料,共有78戶,324人,在1654年竹塹社戶口達到最 高峰時,有149戶,523人。眩眩社在1654年戶口最多時有44戶,102人。前者文獻記載較多, 並曾出過秀才,後者文獻記載不多。
 
清代道卡斯族竹塹社族人,在康熙三十六年(1697,歸順清朝,成為熟番。二十入年後, 也就是1721年,竹塹社由頭目衛阿貴率領九十五位族人,支援清兵平定朱一貴有功。清廷賜 了七個姓氏,"錢、廖、金、潘、衛、黎、三"給竹塹社族人。
 
雍正十一(1733)年。同知徐治民環植刺竹為城,官方論令竹塹社原住民遷移到舊社,住了 十六年,因頭前溪經常造成水災,在乾隆十四(1749)遷居到新竹縣竹北。竹北市中正西路 二一九巷內的"采田福地",就是原住民手塹社的祖祠。
 
清乾隆時期,竹塹社雖然在漢人的政治和文化壓迫下,但尚有不少地主會雇用後期移入的 粵籍人士為佃農。竹塹社族人之經濟地位在日據初期廢除大租制,土地利益喪失後趨於沒落 。中央研究院研究員張炎憲教授近年來的調查,顯示竹塹社族人均已漢化。
 
漢人移入竹塹之前,以竹塹社為主的原住民,和土地的關係是一個擇樹而棲,以狩獵為主, 與自然生態保持和諧平衡的狀態。從清朝描繪原住民生活的古圖中,尚可見原住民追逐野鹿 的場景。

清朝治台初期,為了避免流民造反,曾經禁止台灣建造石磚城,因此,竹塹城早期的雛型,是以種植竹圍的方式代替磚牆。1733年時在四週遍植莿竹,整個區域呈圓形,週長440丈,有東、西、南、北四個門。到了1759年,莿竹均已腐杇。1806年,因民亂之故,老百姓又自己築起土圍。七年後,同知又再加高加寬土圍,共有八個出入口。

 

1827年,進士鄭用錫等倡議興建磚石城及四城門樓,獲清廷同意後,於次年(1828年)開始築造磚石城垣,周長為860丈(約2752公尺),牆高1丈5尺(4.8公尺),高度加雉堞則為1丈8尺(5.76公尺)。該城以城隍廟為中心,東門為迎曦門、西門為挹爽門、南門為歌薰門、北門為拱辰門。東門街、西門街、南門街、北門街通往四門,加上上述的土圍,就構成了新竹街區。磚石城牆於1829年秋完工,名為淡水廳城,又名竹塹城。竹塹城外挖築壕溝為護城河,並設吊橋兩座,長8.2公尺,寬1.6公尺,是目前台灣僅存的一條護城河。

在台灣日治時期,1901年北門大街金德美商號大火,將整個北門付之一炬,次年1902年,日本實施都市街道改正,於是開始拓寬道路並拆掉城牆與城樓,南門、西門也被拆除,只剩東門迎曦門存留至今。原來以防禦為用的護城河,河水成為灌溉用圳道 --- 振利圳。---引自網路資料。


原來迎曦門是新竹古城唯一遺留至今的城門,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對照先朝郁永河的記述與而今的繁榮,親眼目睹的是正在往前大步行進的新竹呢。





旁邊有親水公園,應該就是當年的護城河,日本時代的振利圳吧。



很漂亮的風景區。





涼風徐徐,楊柳拂面的空氣彷彿還有絲絲沁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霜葉,紅於二月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