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入此門來唸書受教,聖賢教誨你給你知識,是要你文武兼備,頂天立地;古往今來多少士子一朝登龍之後,忘卻初心,貪贓枉法,敲骨吸髓,侵擾百姓,哪個有好下場?偏偏有如飛蛾撲火前仆後繼,豈不怪哉?

是的,台北市孔廟也是我們研究建築美學的一站。






中文全球化的趨勢已經非常明顯,台灣原本有著不能替代的文化優勢,但是前朝某一票人執政之時,念茲在茲要去中國化,那先把中文給去了啊,造台語文字啊,搞半天搞不個屁來只有空耗資源,削弱競爭力,不亦悲夫!
典型的閩南建築風格。
















孔子曾說:使用不合禮制的典儀---八佾舞於庭,
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但因自唐封孔子為文宣王,南嚮受享,確定先師萬世師表,通貫古今,德配天地,領袖群倫之崇高至聖地位,所以從歷史沿革承襲來看,自唐封文宣王,至清光緒三十二年,詔祀孔皆周大祀八佾,從此八佾舞乃成為祭孔釋奠典禮的項目之一,所以原本布衣的孔子才能用八佾的大禮祭祀。
一切禮制榮典都是
想出來的,要其他人也遵守的。

























臺北市孔廟的創建,肇始於清光緒元年(西元一八七五年)臺灣北部設置臺北府,當府城於光緒五年(西元一八七九年)動工後,隨即在城內南門內建造文武廟,兩座廟皆朝南,文廟在左,武廟在右,這即是臺北府的孔廟。
臺北府孔廟初建時,由當時臺灣兵備道夏獻綸與臺北知府陳星聚督工,在光緒七年(西元一八八一年)完成了大成殿、儀門與崇聖祠。第二年,再由臺北仕紳提議募捐,再建造禮門、義路、櫺星門、泮池與萬仞宮牆,到光緒十年(西元一八八四年)才完成竣工,形成頗具規模的孔廟。
這座孔廟在劉銘傳任臺灣巡撫時,每年均如期舉行盛大祭典,為臺北讀書人之盛事。到了光緒十七年(西元一八九一年)邵友濂繼任巡撫之後,派員赴福建添購祭祀用器,且敦聘禮官樂師來 臺北教習。
然而不幸的事發生了,光緒二十年(西元一八九四年)中日甲午戰爭,臺灣割讓給日本,第二年日軍進佔臺灣,開始了日據時期。日據初年,抗日義軍蜂起,日軍進駐 臺北孔廟,至聖先師及先賢牌位多被損毀,禮器與樂器亦遺失,建築物逐漸遭到荒廢,而祭孔典禮也停止了。
至光緒三十三年(西元一九0七年)日人為建立日語學校,乃拆除孔廟,並利用其址建造第一高等女學校。不久,再於日語學校之內建一小閣,重彫至聖先師及諸賢之牌位奉祀,每年的孔誕開閣,由學校師生致祭。
       民國六年(西元一九一七年)元月,臺北的詩人團體瀛社及大正協會會員組織崇聖會,推舉日人木村匡為會長,由臺北士紳顏雲年,李景盛為副會長。每年農曆八月二十七日孔誕,從日語學校小閣恭迎牌位,於大稻埕公學校、蓬萊女子公學校或艋舺龍山寺、大龍峒保安宮等處舉行祭典。雖然主事者力倡重建孔廟,但經濟條件不足,未能償願。
民國十四年(西元一九二五年)元月,臺北士紳黃贊鈞、陳培根、辜顯榮等人再磋商,邀請官紳商賈二百多人集會,議決建廟規模及募款辦法。二月即成立臺北聖廟建設籌備處,綜理募建事宜。終於,消失十多年的 臺北孔廟又將復建了。三月,大龍峒士紳陳培根捐獻田地二千多坪,辜顯榮購地捐獻一千多坪,另外又以捐款購買田地一千多坪,合為約五千坪作為孔廟的建築基地。
土地與經費解決之後,其次就要聘請設計師。當時,由於臺灣沒有新建孔廟的經驗,所以擬聘請唐山師父來建造。早先於民國九年(西元一九二0年)時,泉州名匠王益順受邀來 臺北修建艋舺龍山寺及新竹城隍廟。他的設計頗為眾人賞識。所以就聘請他擔任臺北孔廟的總工程師,擔任設計與建造的工作。
王益順為泉州惠安縣的溪底村人,為清末福建最有名望的建築木匠,廈門的南普陀寺即由他修建。他將中國南方建築的許多精華,表現在臺北孔廟之中。因此我們今天所見的 臺北孔廟,可說是很典型的閩南式建築。
臺北孔廟開工時,聘鄭孝廉伯嶼勘察風水,定南北方位,民國十六年(西元一九二七年)興工,十七年(西元一九二八年)四月舉行大成殿上樑典禮。而儀門亦興工。到民國十八年(西元一九二九年),大成殿落成。十九年(西元一九三0年),崇聖祠、儀門及東西兩廡亦告成,而新彫的聖賢牌位亦完成。所以於民國十九年(西元一九三0年)八月二十七日孔子誕辰舉行中斷三十多年的祭孔典禮。
當大成殿、儀門、崇聖祠三大殿與東西兩廡落成之後,因捐款頓挫,財政拮据,興建工事暫告中止。到了民國二十四年(西元一九三五年),臺北士紳黃贊鈞及辜顯榮等又倡議復工,再行勸募。於是再採購材料,招聘工匠續建。但此時原來的設計師王益順已經回泉州逝世,續建的工事乃另聘 臺灣本地的匠師來完成。先築櫺星門,再建禮門、義路、黌門、泮宮、泮池及萬仞宮牆。至民國二十八年(西元一九三九年),全部告竣,形成今天所見的宏整規模。總計前後募款兩次,計費二十六萬多元,總面積達五千二百坪,建築面積佔一千四百坪。
然而啟用數年,適逢二次世界大戰,日本人勒令廢止中國古式的祭典,禮樂改用日式靖國神社之神樂。不過只是曇花一現,民國三十四年(西元一九四五年)臺灣即光復了。
        台北孔廟值得留意的是「大成殿」,面寬五間,進深六間,外型比例勻稱,體積龐大但仍具秀麗之美。結構方面,柱列分配與艋舺龍山寺大殿如出一轍。左右廊多置一根山柱,柱列顯得較富節奏,殿內中央裝置八角形藻井,兩側裝平頂天花,天花中央以欄杆框成長方形井,其上再覆以斜格露明天花,這種形式類似街屋中之樓井,殊為罕見。屋頂採歇山重簷,上簷的斗拱較疏鬆,不施吊筒,但翼角處卻出現尾頂柱,立於博脊之上。儀門部份亦值得一提,棟架斗拱曾有彬司派的匠師參與,所以雌虎拱門。
我國傳統建築在空間擴展上採取縱橫漸進,從民居宅第的形制中可以窺知一二,民宅的基本形態是三開間的房屋,屋頂前後兩落水,入口設於中間,使用的安挑中間為廳,右間為大房,右間為二房,亦稱為「三間起」,兩端各再加一房間,則稱為「五間起」,可單獨存在,也可用於三合院或四合院的正身。如果家族成員增加或其他空間需要則在兩端接上對稱垂直方向的房屋,形成三合院,此垂直於正身的房屋稱為「護龍」,另在三合院前方開口處加上和正身平行的房屋,則形成四合院,四合院圍成的封閉中庭則稱為「天井」。一般農家多採用三合院,院前的廣場稱為「埕」可做為晒場。富裕人家或官宅則多採四合院,因有門廳與正廳的緩衝,具有私密性,傳統民居建築可視空間的需要以棋向擴展的「謢龍」,和縱向進深的「院落」來構成完整的組合,是其特色之一。
--- 引自網路資料。







普及教育是孔子最大貢獻,沒有階級貧富,沒有聰明愚笨,只要你肯學習,拿一點點的補習費來我就教你,除非你沒有全力向上,白天睡覺---那祂老人家看到我們現在的不肖教育人員與整天混日子的學生豈不氣到活過來?





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霜葉,紅於二月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