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往四天王殿與大雄寶殿前進,因為我們的腳步比遊客迅速,所以沒有在人頭鑽動中拍照的窘態。
 

四天王為印度十六善神之屬,其名常見於大小乘經論。最知名者為毗沙門天,義為多聞,乃印度北方守護神,與持國、增長、廣目共稱四天王(《金光明經》卷二《四天王品》,即以毗沙門居首)。毗沙門天王造像早已見於雲崗、龍門等石窟。唐天寶元年(742)西域五國來侵安西,傳說天王曾現身卻敵,玄宗遂命於各州府城上西北隅均置此天王像。其後又命佛寺別院安置(《僧史略》下)。如唐長安大興善寺之天王閣、江蘇崑山慧聚寺等處之天王堂,即是供毗沙門之別院。

四天王的形像,古今略有不同。據唐譯《陀羅尼集經》卷一說:《四天王像法》:四天王均著種種天衣,嚴飾精妙。東方天王提頭賴吒,左手把刀,右手執矛拄地。西方天王毗嚕博叉,左手執矛,右手把赤索。北方天王毗沙門,左手執矛拄地,右手擎塔。又依《長阿含經》第十二《大會經》及《法華文句》等說:四大天王各領二鬼神,持國天王領乾闥婆與富單那,增長天王領鳩槃茶與薛荔多,廣目天王領龍與毗舍闍,多聞天王領夜叉與羅剎,故四天王像的腳下各踏二鬼神以示威武。到了元代塑像,東方天王持物換了琵琶;明代北方天王持物換了雨傘;清代西方天王持物換了蛇類,遂成今日一般常見的四大天王的形相。元沙羅巴譯《藥師琉璃光王七佛本願功德經念誦儀軌供養法》,以四偈說明四大天王的身色持物及守護國土:「東方持國大天王,其身白色持琵琶」,「南方增長大天王,其身青色執寶劍」,「西方廣目大天王,其身紅色執絹索」,「北方多聞大天王,其身綠色執寶叉」。現在四天王的塑像,大體據此記載為之。---網路資料。
 
捉些資料給大家參考,希望能增加大家對佛教的了解。
 


彌勒,為梵文 Maitreya的音譯,意譯慈氏,為姓,一說名阿夷多。彌勒菩薩為佛弟子,先佛滅度,居住在六欲天中的兜率天宮,在那裏講經說法,由於釋迦牟尼佛預記他在兜率天壽命終盡時將下生人間,繼之為佛,因此他又被稱為一生補處菩薩,即下一輩子即可替補成佛的菩薩。由於他將來必定成佛,因此也被稱為彌勒佛。

彌勒的名字在早期的《阿含經》裏就已經出現了。在《阿含經》中,彌勒是繼釋迦牟尼之後出世的未來佛,彌勒佛出世時,土地平整,七寶充滿,花香濃鬱,果味甘美,國土豐樂,人民善良,人的壽命達到八萬四千歲,女子五百歲才出嫁。彌勒佛父名修梵摩,為大臣,母名梵摩越,為公主,可見其出身高貴。彌勒下生之後,在龍華樹下坐禪成道,又設三會度脫眾生,初會度九十六億人,第二會度九十四億人,第三會度九十二億人。

彌勒形象的出現一方面可能有某一歷史人物為原型,另一方面也表達了人們對釋迦牟尼佛入滅之後信仰物件空卻的不滿和對美好未來的期待。彌勒信仰隨著佛教傳入中國,東漢至兩晉所譯的大乘般若類經典如《道行般若經》、《放光般若經》、《摩訶般若經》、《維摩經》等都有彌勒信仰的內容,其他如西晉竺法護譯的《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持心梵天所問經》、前秦竺佛念譯的《菩薩處胎經》、後秦鳩摩羅什譯的《思益梵天所問經》等也都有類似的內容。而集中表述彌勒信仰內容的則有竺法護譯的《彌勒下生經》、鳩摩羅什譯的《彌勒成佛經》、沮渠京聲譯的《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三部,號稱「彌勒三部經」。

彌勒信仰主要包括上生信仰與下生信仰兩種。《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等經表達了上生信仰。彌勒菩薩本來為釋迦牟尼佛弟子,頗受佛器重,但他享壽不高,在釋迦牟尼入滅之前便去世了。在彌勒去世之前,佛便為他授記,預言他命終之後,當上生到兜率天宮。佛教將世界分為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欲界有六天,自下而上依次為:四天王天,三十三天,焰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兜率天上瓊樓玉宇,金壁輝煌,蓮花盛開,仙樂奏鳴,更有天女圍繞、宮娥曼舞,算是世人豔羨不已的天堂,不過彌勒菩薩住在天宮的內院,其中莊嚴清淨,無諸欲樂,與天神所住的外院有所區別,此處又稱為彌勒淨土。世人只要持戒修禪、積累功德,或稱念彌勒名字,死後即可往生彌勒淨土。進入彌勒淨土不僅可以不入輪回,還可以常聽彌勒講經說法,將來還能與彌勒一同下生世間,解脫成道。上生信仰主要是對彌勒菩薩的信仰,也是近期可以到達的目標(死後即可往生),但此處只是解脫的中間環節或中轉站,並不是最終的目的地。

下生信仰見於《彌勒下生經》、《彌勒成佛經》等。據佛經記載,彌勒在兜率天的壽命是四千歲,換算成人間的時間則是五十六億年,他命終之後,便下生人間成佛。彌勒下生之後,人民不僅生活幸福,還有受度解脫的機會,這對於生活在黑暗的世間的人民來說,吸引力不可謂不大,儘管佛經明文規定要等五十六億年後彌勒才會下生,但在苦難之中飽受煎熬的老百姓卻急盼彌勒早日來臨,因而下生信仰很快便取代了早期流行的上生信仰,成為彌勒信仰的主流。

彌勒信仰在中國經歷了世俗化與民族化的過程。最初的彌勒信仰基本上完全照搬印度佛教,尤其表現在上生信仰上,基本上全是依照印度佛教經典,沒有多少創新之處,其信奉者也主要是信仰堅定、文化層次較高的高僧大德。由於此時的彌勒尚為菩薩,因而上生信仰就是對彌勒菩薩和彌勒淨土的信仰。表現在造像上,最初的彌勒多為頭戴寶冠、身披瓔珞的菩薩裝,姿勢基本上是交腳坐式,其造型帶有濃鬱的印度風格。其後也出現了彌勒佛的形象,中國的大佛有很多與彌勒有關,如浙江新昌大佛、南京棲霞山大佛、河南浚縣大佛、四川樂山大佛、榮縣大佛、寧須彌山圓光寺大佛等。早期的彌勒形象嚴格按照佛經要求的三十二相、八十好等製作,可以說是一種「金身彌勒」,從中看不到太多中國化的痕跡。

中華民族是一個善於吸收、消化外來文化的民族,尤其表現在對佛教的接受與改造上,彌勒信仰也不例外。隨著彌勒下生信仰的逐漸流行,對彌勒形象的改造也在悄悄運作。由於人民渴望彌勒早日下生,因而這種宗教熱情往往為人利用,不少人打著「彌勒佛出世」的旗號鼓動起事,其中的情況比較複雜,既有農民起義,又有別有用心者迷惑群眾、乘機叛亂,或者借此斂財騙色等不法行為。在南北朝至隋唐時期,一些作亂者多假託彌勒下生,以白衣長髮的形象出現,這表明「白衣長髮」成了當時社會所認可的彌勒新形象,可以稱之為「白衣彌勒」。

白衣彌勒意味著彌勒形象的本土化和世俗化。白衣彌勒雖然不能說完全沒有經典的依據,但作為彌勒的一種標準形象在印度並沒有出現過。白衣不僅僅包含著尚白的意思,更重要的是代表了在家信徒即居士的身份,從其留有長髮更足以表明這一特徵。白衣居士也可以作為彌勒佛的化身,是從中國南北朝時期的傅大士開始的。

傅大士,名傅弘,或名傅翕,梁代著名居士。他自稱「雙林樹下當來解脫善慧大士」,即彌勒的化身。

白衣長髮的彌勒形象是否受到了傅大士的影響不得而知。但不再是金身彌勒的莊嚴形象了,而是成了一個有情有欲的俗人,而且都是現世的中國人,這表明彌勒形象已經走向本土化、世俗化、民間化了。

白衣彌勒雖然是中國本土佛教的產物,但形象怪異、行為乖戾,既不符合正統佛教的要求,也得不到官方的支援,在民間也只能是秘密流傳,不能代表佛教,因而並未雖然一時也有影響,畢竟不能成為普遍接受的彌勒形象。晚唐五代之後,以遊方僧人契此為原型的「大肚彌勒」流行起來,成為長期流傳和普遍歡迎的中國彌勒佛。

契此,明州奉化縣人(今寧波奉化),生活在唐末五代。他是一個下層遊方僧人,由於經常被著一個布袋,又被稱為布袋和尚。他的形貌很有特徵,「形裁腲(?),蹙頞皤腹」,皺鼻梁,大肚子,身體十分肥胖。他的行為也很奇特,天將旱時便穿高齒木屐,天將澇時穿濕草鞋,人以此得知天氣,而且他隨處寢臥,冬臥雪中,身上一片不沾。他沒有固定的住處,經常到市場上乞食,不管葷素好壞,入口便食,還分出少許放入布袋,更奇特的是他在哪里行乞,哪里的生意便分外好。他平時說法不多,後梁貞明二年(九一六年)於奉化岳林寺東廊下入滅,臨終前說了「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四句偈語,人們才知道原來他就是彌勒佛的化身。

作為一個遊方僧人,契此是十分貼近民間的,因而很受普通百姓的喜愛。他的形象和藹可親,雖然不象金身彌勒那樣莊嚴肅穆,卻增加了一種親和力。他雖然顯現神通,卻又只是暗示於人,更不以此為己謀利,直到臨終,他才暗示自己就是彌勒的化身,與那些以此迷惑群眾、煽動叛亂的白衣長髮的假彌勒完全不同。

契此為人所重不僅因為其形象的奇特,更因為其思想的超脫。他留下的詩偈不多,卻都富有特色。他有一偈:「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遊。青目睹人少,問路白雲頭。」這一偈語反映了當時遊方僧人的生活,青目一句用了稽康用青白眼對待知己與俗人的典故,表明他不為人知的寂寞與孤獨。他還作有一歌,強調只有心才是最真實的,是「十方世界最靈物」,出家人只須騰騰自在、閑閑無為,不用分別凡聖,不用執著經論,與禪宗的風格一致。

契此的大肚和布袋成為一種寬厚、包容的象徵。他有一偈:

  是非憎愛世偏多,子細思量奈我何。

  寬卻肚皮須忍辱,豁開心地任從他。

  若逢知己須依分,縱遇冤家也共和。

  若能了此心頭事,自然證得六波羅。

他強調要大度能容,不要計較人世間的是非憎愛,要「寬卻肚皮」、「豁開心地」,只要肚量大、心胸寬,遇到冤家也能與之和平相處,甚至還能由此悟道成佛,證得六度。

以契此為原型,後人又加上了笑口常開的特徵,從而形成矮身大肚、蹙鼻笑口的典型的彌勒佛的形象。大肚彌勒寓神奇於平淡,示美好於醜拙,顯莊嚴於詼諧,現慈悲於揶喻,代表了中華民族寬容、和善、智慧、幽默、快樂的精神,成為中國佛教的「形象大使」。---網路資料。東方持國天王,在中國寺院,常見造型為身穿甲冑、手持琵琶。
  居於須彌山東方的黃金埵,誓願守護東方的有情眾生,並護持國土,被尊稱為「東方持國天王」。因慈悲為懷,殷勤護祐眾生,使人民皆得安和樂利,國土富饒,所以有「持國」的美名。

西方廣目天王,在中國寺院,常見造型為常手纏一龍,為群龍領袖、左手持珠、腳踏惡鬼背上、開口怒目以震攝群魔。
       居於須彌山西方的白銀埵,常以清淨天眼,觀察護持世間眾生,護祐人民,為西方的護法善神。若見有人不信因果,作惡多端,便會賞罰眾生的善惡,令生起善心。

南方增長天王,常見造型為手持寶劍,揚眉笑懷視眾生。
  居於須彌山南方的琉璃埵,率領著鳩槃茶及薛荔多神將,受佛陀的囑付,在南方肩負著護持正法的使命。率領眷屬保護南方的有情眾生,視察人間善惡,賞罰禍福。若見有人修行正道,信佛行善、布施修福、持守淨戒等,即敕命天將下屬,善加守護,使其家宅安寧豐穩,所至之處吉祥光明,行道無所障礙,善根漸次增長。

多聞天王,造型多為頭戴毗盧寶冠、一手持傘、或坐或站、腳下踩有夜叉鬼。
   居於須彌山北方的瑪瑙埵,因常親近十方如來及諸大菩薩聽聞法要,故號為多聞天。多聞天王同時也是掌管財富的善神,能令眾生施福獲財,多寶豐饒,所須無缺。所以又稱為財寶天或施財天。

---網路資料。
 



 

 

 

 

 

 

 
十八羅漢要是貼完,怕有觀眾昏過去..
 

 

 

 

 

 

 

 

 

 

 

 

 

 

 

 

 

 

 

 

 

 韋馱,梵名 Skanda,巴利名 Khanda。又作塞建陀天、私建陀天、建陀天、違馱天。或稱韋將軍、韋天將軍。本為婆羅門教之神,又稱迦絺吉夜(梵 Kārttikeya,意譯六面子)、鳩摩羅(梵 Kumāra,巴同,意譯童子)、善梵(梵 Subrahmā,巴同),原為戰神,有六頭十二臂,手執弓箭,騎孔雀。此神之崇拜最初流行於南印度,五世紀後傳到北印度,被大乘佛教吸收而為伽藍之守護神,為南方增長天八大將軍之一,乃四天王下三十二將軍之首。生而聰慧,早離塵欲,修清淨梵行童真之業。受佛陀付囑而鎮護東西南三洲(東勝身洲、西牛貨洲、南贍部洲)。世傳佛陀涅槃時,捷疾鬼盜取佛牙一雙,韋馱天乃急追取還。其形像身著甲冑,合掌,腕捧寶劍。於我國,自唐初之道宣律師感得其像後,各處之伽藍均設有其神像。有關其名稱,金光明經卷三鬼神品稱之為違馱天神,義淨所譯之金光明最勝王經卷八則譯作塞建陀天;又經軌中多稱為塞建陀或建陀天,而不作韋馱天。蓋金光明經所記之違馱天係為建馱天之誤寫,梵語應譯作私建陀。〔慧琳音義卷二十五、大明三藏法數卷四十六〕

佛教的守護神。又作塞建陀天、私建陀天、犍陀天、建陀天、素健天,或作違馱天、違陀天。《金光明經》卷三〈鬼神品〉云(大正16‧350a)︰「釋提桓因及日月天,閻摩羅王、風水諸神、違馱天神及毗紐天,大辯天神及自在天、火神等神,大力勇猛,常護世間。」又,《大般涅槃經》卷七云(大正12‧403c)︰「為欲供養天神故入天祠,所謂梵天、大自在天、違陀天、迦旃延天。」
  依我國佛教界所傳,此神姓韋名琨,又稱韋天將軍。為南方增長天王手下八將之一,也是四天王三十二將中的首將。是僧團、寺院及齋供之最著名的護法神。唐朝的道宣以為︰韋將軍係諸天之子,童真梵行,主領鬼神。在佛陀即將涅槃時,韋將軍曾得到佛陀的咐囑,以護持佛法。他對東、西、南三洲的佛法護持最力。有關佛教的爭鬥陵危情事,他一得消息必定親往弭平。對於魔子魔孫的惑亂比丘,他也都栖遑奔赴,應機除魔。凡此種種,使天界的四天王對他都極為敬重,每次韋將軍一到,天王都會起立相迎。
  然依學術界之研究,違馱之「違」(或韋),係「建」之誤寫。如依其梵音Skanda,則應音譯為私建陀。故《慧琳音義》卷二十五云(大正54‧469b)︰「違陀天,譯勘梵音云私建陀提婆。私建陀,此云陰也;提婆,云天也。但建、違相濫故,筆家誤耳。」
  學術界以為,此天神原為印度婆羅門教之一神,為濕婆或阿耆尼之子,後為佛教所吸收,與摩醯首羅等共為佛教守護神。與唐宋以來我國所傳的韋琨將軍,並非同為一神。在後世,我國佛教徒漸將印度之韋馱天與道宣夢感之韋將軍混而為一,乃形成國人所傳的韋馱菩薩。
  〔參考資料〕 《大般涅槃經》卷十一;《灌頂經》卷六;《金光明最勝王經》卷八〈大辯才天女品〉;《翻譯名義集》卷二;《佛祖統紀》卷三十一;《大明三藏法數》卷四十六;印順〈護法韋馱考〉。---網路資料。
 

 四大天王,是佛教中的護法神將,俗稱「四大金剛」。所以在中國佛寺中多設有「四天王殿」,以鎮守清淨伽藍。經典記載,四大天王各住在須彌山腰的四方,須彌山乃四寶所成,東為黃金,西是白銀,南面琉璃,北為瑪瑙。四大天王各居一方,守護天下。故俗稱「護世四天王」。

  四大天王,由於能保護天下太平,安樂利益生民,因此,在中國的民間信仰中,四天王護世的公案相當普及。而一般民間的小說、遊記中更傳說他們各主風、調、雨、順之職。所以在中國傳統造像裡,四大金剛長常各執一物,以分別譬喻「風、調、雨、順」之意。手持刀劍,比喻為「風」;手彈琵琶,有「調」順之義;手握傘蓋,比喻為「雨」;手擒龍者,喻為「順」,象徵「五穀豐收」、「天下太平」。

  《佛說四天王經》記載:每逢六齋日(農曆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日),四大天王便派遣其天子、部屬,乃至親自到人間巡視善惡,見人修善、持齋,或行五逆十惡,悉皆稟告忉利天天主。若人修善,即獲諸神護祐,遠離一切災厄;若人造惡,則諸天不喜,善神遠離,諸事不順。所以修行學佛要從六齋日做起,持戒清淨,力行諸善,廣修功德,乃至於日日皆行善事,則必能脫離諸苦、歲福延綿。---網路資料。
 簡單做個結束,中台禪寺真是威啊。 
繼續往四天王殿與大雄寶殿前進,因為我們的腳步比遊客迅速,所以沒有在人頭鑽動中拍照的窘態。
 

四天王為印度十六善神之屬,其名常見於大小乘經論。最知名者為毗沙門天,義為多聞,乃印度北方守護神,與持國、增長、廣目共稱四天王(《金光明經》卷二《四天王品》,即以毗沙門居首)。毗沙門天王造像早已見於雲崗、龍門等石窟。唐天寶元年(742)西域五國來侵安西,傳說天王曾現身卻敵,玄宗遂命於各州府城上西北隅均置此天王像。其後又命佛寺別院安置(《僧史略》下)。如唐長安大興善寺之天王閣、江蘇崑山慧聚寺等處之天王堂,即是供毗沙門之別院。

四天王的形像,古今略有不同。據唐譯《陀羅尼集經》卷一說:《四天王像法》:四天王均著種種天衣,嚴飾精妙。東方天王提頭賴吒,左手把刀,右手執矛拄地。西方天王毗嚕博叉,左手執矛,右手把赤索。北方天王毗沙門,左手執矛拄地,右手擎塔。又依《長阿含經》第十二《大會經》及《法華文句》等說:四大天王各領二鬼神,持國天王領乾闥婆與富單那,增長天王領鳩槃茶與薛荔多,廣目天王領龍與毗舍闍,多聞天王領夜叉與羅剎,故四天王像的腳下各踏二鬼神以示威武。到了元代塑像,東方天王持物換了琵琶;明代北方天王持物換了雨傘;清代西方天王持物換了蛇類,遂成今日一般常見的四大天王的形相。元沙羅巴譯《藥師琉璃光王七佛本願功德經念誦儀軌供養法》,以四偈說明四大天王的身色持物及守護國土:「東方持國大天王,其身白色持琵琶」,「南方增長大天王,其身青色執寶劍」,「西方廣目大天王,其身紅色執絹索」,「北方多聞大天王,其身綠色執寶叉」。現在四天王的塑像,大體據此記載為之。---網路資料。
 
捉些資料給大家參考,希望能增加大家對佛教的了解。
 


彌勒,為梵文 Maitreya的音譯,意譯慈氏,為姓,一說名阿夷多。彌勒菩薩為佛弟子,先佛滅度,居住在六欲天中的兜率天宮,在那裏講經說法,由於釋迦牟尼佛預記他在兜率天壽命終盡時將下生人間,繼之為佛,因此他又被稱為一生補處菩薩,即下一輩子即可替補成佛的菩薩。由於他將來必定成佛,因此也被稱為彌勒佛。

彌勒的名字在早期的《阿含經》裏就已經出現了。在《阿含經》中,彌勒是繼釋迦牟尼之後出世的未來佛,彌勒佛出世時,土地平整,七寶充滿,花香濃鬱,果味甘美,國土豐樂,人民善良,人的壽命達到八萬四千歲,女子五百歲才出嫁。彌勒佛父名修梵摩,為大臣,母名梵摩越,為公主,可見其出身高貴。彌勒下生之後,在龍華樹下坐禪成道,又設三會度脫眾生,初會度九十六億人,第二會度九十四億人,第三會度九十二億人。

彌勒形象的出現一方面可能有某一歷史人物為原型,另一方面也表達了人們對釋迦牟尼佛入滅之後信仰物件空卻的不滿和對美好未來的期待。彌勒信仰隨著佛教傳入中國,東漢至兩晉所譯的大乘般若類經典如《道行般若經》、《放光般若經》、《摩訶般若經》、《維摩經》等都有彌勒信仰的內容,其他如西晉竺法護譯的《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持心梵天所問經》、前秦竺佛念譯的《菩薩處胎經》、後秦鳩摩羅什譯的《思益梵天所問經》等也都有類似的內容。而集中表述彌勒信仰內容的則有竺法護譯的《彌勒下生經》、鳩摩羅什譯的《彌勒成佛經》、沮渠京聲譯的《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三部,號稱「彌勒三部經」。

彌勒信仰主要包括上生信仰與下生信仰兩種。《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等經表達了上生信仰。彌勒菩薩本來為釋迦牟尼佛弟子,頗受佛器重,但他享壽不高,在釋迦牟尼入滅之前便去世了。在彌勒去世之前,佛便為他授記,預言他命終之後,當上生到兜率天宮。佛教將世界分為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欲界有六天,自下而上依次為:四天王天,三十三天,焰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兜率天上瓊樓玉宇,金壁輝煌,蓮花盛開,仙樂奏鳴,更有天女圍繞、宮娥曼舞,算是世人豔羨不已的天堂,不過彌勒菩薩住在天宮的內院,其中莊嚴清淨,無諸欲樂,與天神所住的外院有所區別,此處又稱為彌勒淨土。世人只要持戒修禪、積累功德,或稱念彌勒名字,死後即可往生彌勒淨土。進入彌勒淨土不僅可以不入輪回,還可以常聽彌勒講經說法,將來還能與彌勒一同下生世間,解脫成道。上生信仰主要是對彌勒菩薩的信仰,也是近期可以到達的目標(死後即可往生),但此處只是解脫的中間環節或中轉站,並不是最終的目的地。

下生信仰見於《彌勒下生經》、《彌勒成佛經》等。據佛經記載,彌勒在兜率天的壽命是四千歲,換算成人間的時間則是五十六億年,他命終之後,便下生人間成佛。彌勒下生之後,人民不僅生活幸福,還有受度解脫的機會,這對於生活在黑暗的世間的人民來說,吸引力不可謂不大,儘管佛經明文規定要等五十六億年後彌勒才會下生,但在苦難之中飽受煎熬的老百姓卻急盼彌勒早日來臨,因而下生信仰很快便取代了早期流行的上生信仰,成為彌勒信仰的主流。

彌勒信仰在中國經歷了世俗化與民族化的過程。最初的彌勒信仰基本上完全照搬印度佛教,尤其表現在上生信仰上,基本上全是依照印度佛教經典,沒有多少創新之處,其信奉者也主要是信仰堅定、文化層次較高的高僧大德。由於此時的彌勒尚為菩薩,因而上生信仰就是對彌勒菩薩和彌勒淨土的信仰。表現在造像上,最初的彌勒多為頭戴寶冠、身披瓔珞的菩薩裝,姿勢基本上是交腳坐式,其造型帶有濃鬱的印度風格。其後也出現了彌勒佛的形象,中國的大佛有很多與彌勒有關,如浙江新昌大佛、南京棲霞山大佛、河南浚縣大佛、四川樂山大佛、榮縣大佛、寧須彌山圓光寺大佛等。早期的彌勒形象嚴格按照佛經要求的三十二相、八十好等製作,可以說是一種「金身彌勒」,從中看不到太多中國化的痕跡。

中華民族是一個善於吸收、消化外來文化的民族,尤其表現在對佛教的接受與改造上,彌勒信仰也不例外。隨著彌勒下生信仰的逐漸流行,對彌勒形象的改造也在悄悄運作。由於人民渴望彌勒早日下生,因而這種宗教熱情往往為人利用,不少人打著「彌勒佛出世」的旗號鼓動起事,其中的情況比較複雜,既有農民起義,又有別有用心者迷惑群眾、乘機叛亂,或者借此斂財騙色等不法行為。在南北朝至隋唐時期,一些作亂者多假託彌勒下生,以白衣長髮的形象出現,這表明「白衣長髮」成了當時社會所認可的彌勒新形象,可以稱之為「白衣彌勒」。

白衣彌勒意味著彌勒形象的本土化和世俗化。白衣彌勒雖然不能說完全沒有經典的依據,但作為彌勒的一種標準形象在印度並沒有出現過。白衣不僅僅包含著尚白的意思,更重要的是代表了在家信徒即居士的身份,從其留有長髮更足以表明這一特徵。白衣居士也可以作為彌勒佛的化身,是從中國南北朝時期的傅大士開始的。

傅大士,名傅弘,或名傅翕,梁代著名居士。他自稱「雙林樹下當來解脫善慧大士」,即彌勒的化身。

白衣長髮的彌勒形象是否受到了傅大士的影響不得而知。但不再是金身彌勒的莊嚴形象了,而是成了一個有情有欲的俗人,而且都是現世的中國人,這表明彌勒形象已經走向本土化、世俗化、民間化了。

白衣彌勒雖然是中國本土佛教的產物,但形象怪異、行為乖戾,既不符合正統佛教的要求,也得不到官方的支援,在民間也只能是秘密流傳,不能代表佛教,因而並未雖然一時也有影響,畢竟不能成為普遍接受的彌勒形象。晚唐五代之後,以遊方僧人契此為原型的「大肚彌勒」流行起來,成為長期流傳和普遍歡迎的中國彌勒佛。

契此,明州奉化縣人(今寧波奉化),生活在唐末五代。他是一個下層遊方僧人,由於經常被著一個布袋,又被稱為布袋和尚。他的形貌很有特徵,「形裁腲(?),蹙頞皤腹」,皺鼻梁,大肚子,身體十分肥胖。他的行為也很奇特,天將旱時便穿高齒木屐,天將澇時穿濕草鞋,人以此得知天氣,而且他隨處寢臥,冬臥雪中,身上一片不沾。他沒有固定的住處,經常到市場上乞食,不管葷素好壞,入口便食,還分出少許放入布袋,更奇特的是他在哪里行乞,哪里的生意便分外好。他平時說法不多,後梁貞明二年(九一六年)於奉化岳林寺東廊下入滅,臨終前說了「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四句偈語,人們才知道原來他就是彌勒佛的化身。

作為一個遊方僧人,契此是十分貼近民間的,因而很受普通百姓的喜愛。他的形象和藹可親,雖然不象金身彌勒那樣莊嚴肅穆,卻增加了一種親和力。他雖然顯現神通,卻又只是暗示於人,更不以此為己謀利,直到臨終,他才暗示自己就是彌勒的化身,與那些以此迷惑群眾、煽動叛亂的白衣長髮的假彌勒完全不同。

契此為人所重不僅因為其形象的奇特,更因為其思想的超脫。他留下的詩偈不多,卻都富有特色。他有一偈:「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遊。青目睹人少,問路白雲頭。」這一偈語反映了當時遊方僧人的生活,青目一句用了稽康用青白眼對待知己與俗人的典故,表明他不為人知的寂寞與孤獨。他還作有一歌,強調只有心才是最真實的,是「十方世界最靈物」,出家人只須騰騰自在、閑閑無為,不用分別凡聖,不用執著經論,與禪宗的風格一致。

契此的大肚和布袋成為一種寬厚、包容的象徵。他有一偈:

  是非憎愛世偏多,子細思量奈我何。

  寬卻肚皮須忍辱,豁開心地任從他。

  若逢知己須依分,縱遇冤家也共和。

  若能了此心頭事,自然證得六波羅。

他強調要大度能容,不要計較人世間的是非憎愛,要「寬卻肚皮」、「豁開心地」,只要肚量大、心胸寬,遇到冤家也能與之和平相處,甚至還能由此悟道成佛,證得六度。

以契此為原型,後人又加上了笑口常開的特徵,從而形成矮身大肚、蹙鼻笑口的典型的彌勒佛的形象。大肚彌勒寓神奇於平淡,示美好於醜拙,顯莊嚴於詼諧,現慈悲於揶喻,代表了中華民族寬容、和善、智慧、幽默、快樂的精神,成為中國佛教的「形象大使」。---網路資料。東方持國天王,在中國寺院,常見造型為身穿甲冑、手持琵琶。
  居於須彌山東方的黃金埵,誓願守護東方的有情眾生,並護持國土,被尊稱為「東方持國天王」。因慈悲為懷,殷勤護祐眾生,使人民皆得安和樂利,國土富饒,所以有「持國」的美名。

西方廣目天王,在中國寺院,常見造型為常手纏一龍,為群龍領袖、左手持珠、腳踏惡鬼背上、開口怒目以震攝群魔。
       居於須彌山西方的白銀埵,常以清淨天眼,觀察護持世間眾生,護祐人民,為西方的護法善神。若見有人不信因果,作惡多端,便會賞罰眾生的善惡,令生起善心。

南方增長天王,常見造型為手持寶劍,揚眉笑懷視眾生。
  居於須彌山南方的琉璃埵,率領著鳩槃茶及薛荔多神將,受佛陀的囑付,在南方肩負著護持正法的使命。率領眷屬保護南方的有情眾生,視察人間善惡,賞罰禍福。若見有人修行正道,信佛行善、布施修福、持守淨戒等,即敕命天將下屬,善加守護,使其家宅安寧豐穩,所至之處吉祥光明,行道無所障礙,善根漸次增長。

多聞天王,造型多為頭戴毗盧寶冠、一手持傘、或坐或站、腳下踩有夜叉鬼。
   居於須彌山北方的瑪瑙埵,因常親近十方如來及諸大菩薩聽聞法要,故號為多聞天。多聞天王同時也是掌管財富的善神,能令眾生施福獲財,多寶豐饒,所須無缺。所以又稱為財寶天或施財天。

---網路資料。
 



 

 

 

 

 

 

 
十八羅漢要是貼完,怕有觀眾昏過去..
 

 

 

 

 

 

 

 

 

 

 

 

 

 

 

 

 

 

 

 

 

 韋馱,梵名 Skanda,巴利名 Khanda。又作塞建陀天、私建陀天、建陀天、違馱天。或稱韋將軍、韋天將軍。本為婆羅門教之神,又稱迦絺吉夜(梵 Kārttikeya,意譯六面子)、鳩摩羅(梵 Kumāra,巴同,意譯童子)、善梵(梵 Subrahmā,巴同),原為戰神,有六頭十二臂,手執弓箭,騎孔雀。此神之崇拜最初流行於南印度,五世紀後傳到北印度,被大乘佛教吸收而為伽藍之守護神,為南方增長天八大將軍之一,乃四天王下三十二將軍之首。生而聰慧,早離塵欲,修清淨梵行童真之業。受佛陀付囑而鎮護東西南三洲(東勝身洲、西牛貨洲、南贍部洲)。世傳佛陀涅槃時,捷疾鬼盜取佛牙一雙,韋馱天乃急追取還。其形像身著甲冑,合掌,腕捧寶劍。於我國,自唐初之道宣律師感得其像後,各處之伽藍均設有其神像。有關其名稱,金光明經卷三鬼神品稱之為違馱天神,義淨所譯之金光明最勝王經卷八則譯作塞建陀天;又經軌中多稱為塞建陀或建陀天,而不作韋馱天。蓋金光明經所記之違馱天係為建馱天之誤寫,梵語應譯作私建陀。〔慧琳音義卷二十五、大明三藏法數卷四十六〕

佛教的守護神。又作塞建陀天、私建陀天、犍陀天、建陀天、素健天,或作違馱天、違陀天。《金光明經》卷三〈鬼神品〉云(大正16‧350a)︰「釋提桓因及日月天,閻摩羅王、風水諸神、違馱天神及毗紐天,大辯天神及自在天、火神等神,大力勇猛,常護世間。」又,《大般涅槃經》卷七云(大正12‧403c)︰「為欲供養天神故入天祠,所謂梵天、大自在天、違陀天、迦旃延天。」
  依我國佛教界所傳,此神姓韋名琨,又稱韋天將軍。為南方增長天王手下八將之一,也是四天王三十二將中的首將。是僧團、寺院及齋供之最著名的護法神。唐朝的道宣以為︰韋將軍係諸天之子,童真梵行,主領鬼神。在佛陀即將涅槃時,韋將軍曾得到佛陀的咐囑,以護持佛法。他對東、西、南三洲的佛法護持最力。有關佛教的爭鬥陵危情事,他一得消息必定親往弭平。對於魔子魔孫的惑亂比丘,他也都栖遑奔赴,應機除魔。凡此種種,使天界的四天王對他都極為敬重,每次韋將軍一到,天王都會起立相迎。
  然依學術界之研究,違馱之「違」(或韋),係「建」之誤寫。如依其梵音Skanda,則應音譯為私建陀。故《慧琳音義》卷二十五云(大正54‧469b)︰「違陀天,譯勘梵音云私建陀提婆。私建陀,此云陰也;提婆,云天也。但建、違相濫故,筆家誤耳。」
  學術界以為,此天神原為印度婆羅門教之一神,為濕婆或阿耆尼之子,後為佛教所吸收,與摩醯首羅等共為佛教守護神。與唐宋以來我國所傳的韋琨將軍,並非同為一神。在後世,我國佛教徒漸將印度之韋馱天與道宣夢感之韋將軍混而為一,乃形成國人所傳的韋馱菩薩。
  〔參考資料〕 《大般涅槃經》卷十一;《灌頂經》卷六;《金光明最勝王經》卷八〈大辯才天女品〉;《翻譯名義集》卷二;《佛祖統紀》卷三十一;《大明三藏法數》卷四十六;印順〈護法韋馱考〉。---網路資料。
 

 四大天王,是佛教中的護法神將,俗稱「四大金剛」。所以在中國佛寺中多設有「四天王殿」,以鎮守清淨伽藍。經典記載,四大天王各住在須彌山腰的四方,須彌山乃四寶所成,東為黃金,西是白銀,南面琉璃,北為瑪瑙。四大天王各居一方,守護天下。故俗稱「護世四天王」。

  四大天王,由於能保護天下太平,安樂利益生民,因此,在中國的民間信仰中,四天王護世的公案相當普及。而一般民間的小說、遊記中更傳說他們各主風、調、雨、順之職。所以在中國傳統造像裡,四大金剛長常各執一物,以分別譬喻「風、調、雨、順」之意。手持刀劍,比喻為「風」;手彈琵琶,有「調」順之義;手握傘蓋,比喻為「雨」;手擒龍者,喻為「順」,象徵「五穀豐收」、「天下太平」。

  《佛說四天王經》記載:每逢六齋日(農曆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日),四大天王便派遣其天子、部屬,乃至親自到人間巡視善惡,見人修善、持齋,或行五逆十惡,悉皆稟告忉利天天主。若人修善,即獲諸神護祐,遠離一切災厄;若人造惡,則諸天不喜,善神遠離,諸事不順。所以修行學佛要從六齋日做起,持戒清淨,力行諸善,廣修功德,乃至於日日皆行善事,則必能脫離諸苦、歲福延綿。---網路資料。
 簡單做個結束,中台禪寺真是威啊。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ggyy0310霜葉は二月の春の花より更に赤いです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授權條款釋出。
此作品衍生自ggyy0310
超出此條款範圍外的授權可於http://creativecommons.org/查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霜葉,紅於二月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