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館原為金門會館,館內供奉金門人的地方神蘇府王爺,該神原祀於浯州嶼(今金門縣的金湖鎮)浯德宮,因此又稱「浯江館」。
       
乾隆五十一年,林爽文起事,清廷派嘉勇公福康安來臺平亂,由當時的金門調度水師兩營助陣,水師官兵由浯德宮恭請蘇府大王爺神像,護軍渡海,登陸鹿港後,軍事順利,為感王爺神靈庇佑,於清乾隆五十二年(西元一七八七年)在此捐餉建廟以祀。    
       
初時廟宇狹隘不敷眾用,浯人許樂三乃於嘉慶十年(西元一八○五年)獻地擴建,並由全臺水師暨鹿港船商捐助,規模始宏;道光十四年(西元一八三四年)由水師左營鹿港游擊劉光彩再捐帑擴建;後陸續在咸豐、同治、光緒年間及光復後都曾修建過;直至民國八十八年再度整修成今貌。

館為兩殿兩護龍式,前殿為硬山式,燕尾翹脊,顯得樸拙莊嚴;門額上有匾「金門館」,天井中有巨樹,兩旁高牆圍一丈高;正殿主祀蘇府王爺,配祀福德正神,以及諸府將軍。另外,有嘉慶十年的「浯江館」、道光十四年之「過化有神」匾及由開臺進士鄭用錫等人勒石所立的「重建浯江館」碑記,都深具歷史意義。---引自網路資料。

我的媽呀 ~~~這鹿港看起來不怎麼樣,怎麼處處是古蹟啊?隨隨便便都是一兩百年起跳,而且都維護得相當完善,可見鹿港的文化程度真的很高,歷久不衰。
而且鹿港人對外來客非常友善,問路講話都是軟聲細語,雖然台語跟高雄略有不同腔調,但是感受到待客的熱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霜葉,紅於二月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